近日,伴隨首套“單板全自動干燥機”下線,并裝箱發往中東市場,深耕膠合板成套生產線研發近70年的山東百圣源集團有限公司,在這一“小眾賽道”上,成為國內首家、全球第三家能自主研發生產“加寬版”、可全自動干燥膠合板的設備企業。
“這個設備首次集自動進料、智能監測、精準碼垛等全自動化功能于一體,投產后單日可處理220立方米板材,效率提升30%,水分控制精度達2%。”百圣源銷售總經理邵惟忠介紹,尺寸由傳統4.8米寬增加至6.2米寬,可滿足超大尺寸原木切片的一次性干燥要求,且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整條產線僅需兩人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
在百圣源,突破行業“卡點”的技術并非干燥機一例。從1956年到2025年,百圣源先后研發原木旋切雙卡機、無卡機、單板紙帶粘貼、小徑木智能鋸斷、單板多層熱壓機等多項行業首創技術,成為膠合板成套生產線研發“賽道”上的全能選手,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單保持年均10%的穩定增長速度。
近70年發展中,百圣源始終向前“奔跑”,不斷刷新發展“紀錄”。用邵惟忠的話說:“一旦堅定‘一生只挖一口井’,就得朝著深處持續去挖。”
作為家具生產常用材料之一,膠合板制作中最關鍵的環節便是“干燥”。因此,“干燥機”也成為整條生產線的核心設備。
隨著人工成本上漲以及市場對大規格家具青睞度的提升,膠合板行業對“干燥”環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實現全自動化,并能一次性完成超大尺寸原木切片的干燥。
“在此之前,全球范圍內只有巴西和芬蘭的兩家企業,能同時滿足這兩種要求,相關技術也一直處于壟斷狀態。”邵惟忠介紹,這樣的背景下,也意味著誰先攻克技術、打破壟斷,誰就能搶占市場先機。
堅定要把膠合板成套生產線這口“井”挖深,百圣源決定向“寬幅全自動干燥機”設備研發生產進發——在聯合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同開展技術攻關的基礎上,企業拿出上一年營收額的30%投入研發與專用擴建。
就這樣,揣著“挖井人”的這股子拼勁、韌勁,研發團隊開展成百上千項試驗,逐一解決數以百計的難題,6個多月后,成功推出尺寸加寬到6.2米的單板全自動干燥機。
“產品一經發布,便收到中東、東南亞市場的訂單,單個設備價值700萬元。”邵惟忠說,依托干燥機這一技術突破,帶動公司手握8000萬元待交付訂單。
伴隨干燥機的技術突破,這家從事膠合板成套生產線的“老牌”企業,也“挖”出了更多新商機。“聚焦自動化研發生產,我們計劃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對原有產品進行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力爭成為膠合板成套生產線領域首家實現整線全自動化研發制造的企業。”邵惟忠說。
眼下,像百圣源這樣“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中小企業,正成為我市推動相關產業鏈向新、向智、向綠發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培育優質中小企業作為提高發展質量的關鍵抓手,圍繞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方向,以及威海優勢明顯的行業領域,持續做好優質中小企業“挖潛強基”工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能力,夯實優質企業發展根基,增強優質企業發展新動能,全力推動優質中小企業提質擴面增效,為鍛造產業鏈發展“新引擎”注入強勁動力。